筑城人 | 安彩云:33年,從手握電筆到筑城建池
“獲得中國長城首批最高榮譽獎壓軸大獎——‘子俊獎’的是......長城電源總經理安彩云!”
全然不知情的安彩云,在如潮般掌聲的簇擁下邁向領獎臺,轉身面向臺下的瞬間,我們看到她揚起嘴角,激動的淚花、燦爛的笑容與歲月一起翻涌。
中國電子總經理助理、中國長城黨委書記、董事長謝慶林(左)為安彩云(右)頒獎
這是一家從幾乎一無所有的小作坊,一步步成長為“國內第一電源品牌、服務器電源市場占有率國際第三”的電源標桿企業。沒錯,聚光燈照向屹屹立起的長城電源,也讓安彩云走向幕前。那么,頒獎時停頓的三秒鐘里,她在想什么?捧起承載了33年青春的獎項,于她而言,重量幾何?
故事要從那個
“不情愿到一線”的小姑娘講起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決議,批準在廣東省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廈門建立經濟特區。從此,深圳這個小漁村,正式踏上改革開放“試驗田”的新征程。
改革十年,深圳悄然中改天換地,孕育起一批科技創新企業。長城電源便在這改革求變、兼容并蓄的沃土中萌芽、成長。
“那時候剛剛改開嘛,本科生僅占3%,還是屬于鳳毛麟角的。當時政策要求我們要下基層、到一線,我一個學計算機應用的學生要先去做產線線長,心里還是有點犯嘀咕。”
1990年11月,安彩云來到長城電源,這是她畢業后第一份工作。當時的電源廠成立剛滿一年,整個工廠員工加在一起只有幾十個人。和她一起到崗的還有北大、清華畢業生們,面對這樣一個在物質條件、技術能力、人才資源都如此貧瘠的“小作坊”,大家各有各的想法。
作為生產線主管的安彩云,決定先將所有困惑拋在腦后:“組織讓我去一線,一定有它的道理!”就這樣,她站上產線,一頭鉆進電子元器件的海洋,學習調試參數,鉆研生產組裝。也正是這段創業之初便扎根一線的歷練與沉淀,讓包括安彩云在內的電源人,形成了很強的憂患意識和艱苦奮斗的作風。“干毛巾也擰出幾分水”成為各項工作尤其是內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的核心任務,在后續每一個財年的公司重點任務中,“降本增效”都排在第二位。
經過一線打磨后,電筆成為安彩云手中的一把槳,幫助她劃向波濤洶涌的市場。
1992年3月,安彩云轉崗銷售部任長城電源第一位業務員,并迅速展現個人風采,提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全”的經營策略。這一策略不僅在后續幫助長城電源從亞洲金融危機的創劇痛深階段重生,還推動長城電源從眾多國產電源廠中一躍而出,在2000年進階成為當時國內銷量第一的品牌。在擔任長城電源銷售負責人期間,安彩云連續獲得公司的業務能手、銷售冠軍、優秀黨員、銷售進步獎等多項榮譽,并于2010年獲得“中央企業先進職工”稱號。
“科創力量”的誕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縱觀深圳創新產業的崛起歷程,盡是從低端起步,走向創新。和這座城市一起蝶變的,還有心懷抱負的安彩云。她帶領著長城電源不斷從市場中感知需求變化、發掘機遇,持續向產業鏈上游攀升,注重研發,對技術、產品進行更新,在產業鏈條中找到自身核心競爭優勢。
站得高,看得遠,挺得住
2017年,中國長城實現改革重組,長城電源站上嶄新而廣闊的發展平臺。經過對電源行業深入分析和研討,長城電源敏銳地發現伴隨著中國制造的崛起,整個電源產業發展變化迎來新的契機,國際電源產業的重心正在向中國企業傾斜。
當時,安彩云已出任長城電源總經理6年,她敏銳地嗅到企業變革所蘊藏的良機。“在集團的支撐下,我們求突破、求發展的時候到了。”由此,長城電源明確了“背靠集團,打造世界級電源產業群”的發展目標,“高端化、國際化、多元化、智能化”也被固化為發展戰略。
保持戰略上的前瞻性,這一點長城電源做到了。要站得高、看得遠,還要挺得住,在機遇面前有“挺”的魄力,在挑戰面前有“挺”的定力。
同年,以太幣數字礦機市場突然爆發,之前平均月出貨不到2K的千瓦巨龍大功率電源的市場需求在短周期內急速上升到50-100K。“長城電源有一個聽起來挺土的口號——‘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大家凝聚在一起經歷那么多動蕩與變化,這點小挑戰不算什么!”安彩云說道。面對這看起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長城電源沒有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找借口和講理由上,而是統一思想,全體動員,研發、采購、制造等團隊24小時不間斷運轉,充分挖掘出經營鏈條的潛力,保障了三個月近300K的供貨。
“長城電源處于一個快速變化的產業,在這個產業中能否做到因勢而變、不斷創新,往往決定了企業的興衰榮辱。”創新不僅僅局限于及時創新,更包括理念、模式等與時俱進。身處電源產業這種技術密集型的產業,長城電源始終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多年來堅持在研發體系的大手筆、高投入,打造了居于國內領先水平和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研發體系。長城電源的實驗室成為深圳市開關電源的重點實驗室,同時長城電源也是天河二號高性能超算服務器的合作伙伴,2022年協助客戶實現了數千瓦級服務器電源的國產化,解決了該領域長期以來的“卡脖子“問題。
“建造一城一池,要科學也要人性”
經過30多年發展,長城電源已走過千山萬水,成為了一家擁有深圳、桂林兩個制造基地,深圳、南京、北京、太原、上海和杭州六個研發中心,3000多名員工的規模企業。“如何做好企業的內部管理,做好‘人’的管理,是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我們仍需跋山涉水啊!”安彩云說。
“長城電源比較有代表性第一點就是大膽啟用信息工具。沒有現代化的信息管理工具,長城電源很難從粗放管理走向精細管理,而國際化的戰略也會成為空談。”她介紹。公司相繼導入了包括SAP、六西格瑪、IPD、MES、WMS等系統工具,投資達數千萬元,現在這些管理工具在公司的各項工作中已經成為基礎的平臺。
此外,企業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安彩云深知這一點。長城電源多年堅持為員工營造最有利的環境,為從級別、待遇、榮譽等多方面去呵護人才,特別成立了公司級專家組,切實地關心員工,讓員工收獲歸屬感和榮譽感。“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榮譽感一旦得到釋放,就會成為企業發展生生不息的動力。”安彩云表示。
理想是目標,戰略是路徑,文化是保障。如今,長城電源在安彩云帶領下,長城電源持續奉行“客戶至上”理念,要求所有干部帶頭到一線、了解客戶需求、解決客戶痛點,在多年的實干中形成了“隊伍團結、目標一致、共同奮進”的企業文化,實現了從PC電源為主向PC電源、服務器電源和通信電源等多輪驅動的業務轉型。安彩云數十年如一日,保持干事創業激情,帶領長城電源持續改善技術、提升業績、提高行業知名度,先后獲得公司的卓越領導獎、最佳事業部獎、優秀事業部領導獎、先進集體、勞動模范等榮譽。
“今天榮膺中國長城最高榮譽獎,是我的榮幸!余子俊生而為筑長城、戍邊疆,而此刻我也有一種‘生而為長城’的宿命感。”當被問到獲獎的感受時,安彩云激動的語氣中,流露出33年來她對長城事業的無限熱愛。
“關于在中國長城奮斗的這些年的感悟,我想借鑒人民日報金句:一件事,你堅持做三天,那是心血來潮;你堅持了三個月,那是剛剛上場,你堅持了三年,那才算得上事業。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稱王。其實每個行業都是很難的,寧愿十年做一件事,也不要一年做十件事。心慌難擇路,欲速則不達。熬得住就出眾,熬不住就出局,成功靠的不是豪言壯語,而是靠腳踏實地持續不斷的努力。”
安彩云最后說了這一段話,既是內心的獨白,更是共同的勉勵。